山五商

五商以杭州為中心活動,以五行為稱。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是五大批發商的名稱,因絲綢生產地在江南,以杭州為集散地,又瓷器出產在江西,從杭州採購亦極便利。其他物品如:紹興綾、絲、白綾、縐紗、藥材

 

海五商

海五商以廈門為基地,以五常為稱。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是五支船隊的名稱,行駛於中國、日本、朝鮮、琉球、台灣、菲律賓、中南半島諸國,南至巴達維亞。業務是銷售、對外採購、令旗出租、收稅、人力仲介、客運。

 

 

山五商與海五商於17世紀對國際貿易的影響。

1662年鄭成功擊退荷蘭人,隨即面對兩個問題,一是如何滿足數萬軍民的生活需要,二是如何支付龐大軍費以對抗滿清。解決之道便是迅速發展經濟以擴充國力。當時明鄭政權除了採以屯田為主的農業政策外,亦擴展貿易,以取得所需之民生用品與軍火。明鄭之所以重視貿易,一方面故承襲荷人傳統,另一方面亦受其閩南原鄉商業性格的影響。福建因山多田少,又臨海,故海上活動一直很發達。

 

鄭成功為了給養軍隊,乃設「五商」組織,進行國內外貿易。「五商」是指海五商與山五商兩大貿易組織。海五商為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五行,設於廈門,負責外貿;山五商為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,設於杭州,負責中國境內產品之買賣。另外,鄭家亦有東、西洋船隊進行貿易。東洋船赴日、臺、菲一帶,西洋船赴南洋一帶。台灣的商業經營水準提升。

 

1683年,清政府領台採取消極政策,到了康熙在位期間,由於康熙晚年(約1722年間)懈怠無為,不少福建廣東人士偷渡來台,從事拓墾,其結果是台灣米、糖等農產品大幅增加,市場日益擴張。而當時台灣與大陸之間的兩岸貿易亦日益興盛,達到「上通江浙,下抵閩廣,來往商艘,歲至以數千計」的盛況。

 

結語,台灣唯一海上孤島,天然資源有限,唯有發展貿易,才能滿足民生需求與繁榮經濟。「商業」 - 山五商、海五商,可說在台灣史上扮演經濟火車頭的角色,而商業性格也成了台灣重要的經濟傳統。

 

 

參考文獻:

《吳大猷院長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

國立中央大學-台灣歷史教學資料網,黃富三教授之論文

arrow
arrow

    Ash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