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冬:
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。傳統觀念中,冬是結束的意思。進入這一時節,天地萬物的活動都趨向休止,準備蟄伏過冬。人們沒有「冬眠」,就在立冬這一天「補冬」。民俗信仰中,立冬日要進補山珍野味,到了酷寒的冬天節氣裡,才不會怕冷。這個節氣,也是螃蟹正肥美的時節,台灣西部的沿海地帶,是盛產螃蟹的地區,肥碩黃澄的蟹黃,成了吸引饕客的美味佳餚。你喜愛吃「紅蟳」嗎? 「立冬」這一天,在臺灣有一個習俗,就是所謂的「補冬」。因為古人認為冬天的天氣寒冷,需要補充營養,所以你會發現街頭的「羊肉爐」、「薑母鴨」等冬令進補餐廳開始高朋滿座了。除此之外,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、四物雞來補充能量,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,有句諺語「立冬補冬,補嘴空」就是最好的比喻。 在臺灣,「立冬」未必會感覺到非常寒冷,有時候甚至還會出現幾天的大太陽,天氣炎熱,所以有「十月小陽春」之稱,不過這裡的十月是指農曆的十月喔! ===================
罹患疾病者進補注意事項: 現代人平常吃得好、吃得飽,可說是常常有機會進補,所以冬令進補對現代人來說並沒有像以前一樣那麼重要。如果說有缺乏,應該也是缺乏蔬菜、水果的維生素、礦物質吧!?所以現代人進補,可說是應以蔬果為主才是!不過如果要使用傳統的食補,在身體過度虛弱、罹患發炎性疾病或感冒時都是不宜進補的時機唷! |
- Nov 07 Fri 2008 14:47
「立冬」吃什麼?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